今天是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

缅怀革命先烈,不忘初心

发布日期:2018-1-30

缅怀革命先烈,不忘初心

        为继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响应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2018年1月25日至27日,六安市晨光教育培训学校党支部书记王维东、支部委员蔡华金和张道刚一行以“不忘初心,立身修德,做合格党员”为主题,赴江西省于都县红军长征革命圣地开展参观学习交流活动。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举世闻名的伟大壮举。于都这块红色的土地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之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1933年9月起,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拒绝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和主张,推行错误的战略,导致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主力不得不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即长征。于都河(即贡江)是中央红军长征首先要过的第一条大河,当时河宽600多米,水流深湍,除少数渡口插上河标可以涉水渡河外,大部分只有架设浮桥渡河。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在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于都人民无私奉献,大力支援红军,当时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停运,共汇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避免国民党的飞机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在夜间进行。仅4天时间,就在于都县30公里的河面上架设了5座浮桥和布设众多摆渡和涉河点。10月16日,参加战略转移的各部队在于都河北集结完毕,17日,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红一、三、五、八、九军团8.6万人分别从于都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孟口、鲤鱼、中埠和靖石渔翁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的长征路。中央、军委机关、红军总部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博古就是从于都县城东门的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的。渡于都河前,于都人民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涌上桥头、涌向渡口,一杯杯茶水、一顶顶斗笠,也送不尽对红军的无限情义,红军战士凝望根据地的山山水水,依依惜别送行的战友和乡亲们。

      为了缅怀先辈伟业,于都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于1996年在此兴建了占地3.5亩的纪念碑园,“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高为10.18米,寓中央机关、红军总部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于10月18日傍晚在此渡河长征之意;该碑身为双帆造型,寓中央红军由此扬帆出征之意;底座宽大厚实,象征中央红军出征脚步坚实有力、一往无前、充满希望之意;四周有栅栏环绕,环境优美、四季如春,象征长征精神万古长青。碑座左边为陆定一手书《长征歌》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是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长征出发的真实写照。右边为叶剑英于1962年建军节为缅怀原赣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写的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诗中引用战国时期燕国高渐离击筑高歌送别壮士荆轲刺杀秦王的历史故事,追忆当年长征送别时的壮烈场面和动人情景。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们感触深刻,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广大。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长征精神将永远以它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我们开拓进取,奋勇前进。

   

 

六安市晨光教育培训学校党支部

2018年1月30日

相关文章